随着欧洲各国首脑访华频率加快,中国在整个欧洲的地位显著提高,而一向想让中国表态的俄罗斯也从中看明白了‘三不原则’背后的高明,谈到中美俄之间的三角互动,和近来一些人提出的“美国将利用俄罗斯反制中国”等论调时,名声在外的德米特里·特列宁不认同所谓 “俄罗斯可能会从紧张的中美关系中获益”的看法。
德米特里•特列宁:美国卡内基莫斯科中心主任
(相关资料图)
美国到底怕俄罗斯还是怕中国?俄乌战争,南海摩擦,半岛局势,代理人战争、怂恿分裂中国台岛,搞所谓的美日韩三军同盟,近年来,尽是围绕中俄做文章,中俄到底给美国带来了什么焦虑?
德米特里·特列宁也给出了一个答案:
美国关切中国,是因为中国在经济、科技等方面的成就和发展很快,让美国感受到了“真实的挑战”,让美方认为“是时候重新考虑对中国的政策”了,“必须在还没有太迟的时候,想办法应对崛起的中国”。 而美国担心俄罗斯,更多地是因为俄罗斯的一些举动伤害了美国的自尊心和情感,更像是一种情绪化的反应。
答案很明显,在中国强大到美国束手无策之前,想找机会强攻一波,这就是近期美军在南海作为所诠释出来的一种暗示,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。而北约东扩的路上,美国还没下定决心是否接纳‘欧洲最穷乌克兰’,俄罗斯就直接开战了。对美国来说,中国是一道光,太过刺眼;而俄罗斯一把火,靠近了就有危险。
我们越是宣称‘和平发展,绝不同盟’,美国就是越想借助中俄捆绑合作、俄乌战争军援问题大作特作抹黑与诋毁中国形象的文章,北约连声附和,甚至明确要求中国“不准向俄罗斯提供军援”,实则醉翁之意不在酒,把没有的事说的像真要发生一样,是为了对华施压,营造子虚乌有的国际舆论压力,让欧美民众对中国产生认知误会,而且这么多年来一直很奏效,在西方,诸多民众的思想中不乏觉得中国是个“古老而邪恶”的神秘古国这类看法,犹如他们真的断网了一般,颇为玄幻,这一切都是“滤镜”的力量。
BBC拍摄中国时,一贯传承‘滤镜抹黑’的传统
而俄罗斯在俄乌战争初期,还依旧对中国的“三不原则”表示不解,甚至落入欧美的逻辑陷阱,一度想和中国发生‘暧昧’的挽手关系。后来俄乌战争愈演愈烈,普京在这方面的意图表现得更加明显,似想让全世界都知道,俄罗斯背后有中国在拉偏架。
如此情节,不外乎两个目的:首先,俄方在暗示西方,俄方所采取的一切反霸权、反北约东扩行动都是获得了中国的默许,俄罗斯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!其次,俄罗斯也想借此告诉美及西方自己背后有中国助阵,无惧任何扩大战争的压力。
转眼,俄乌战争打了一年,所有因此而受到牵连的三十多个国家纷纷出现了疲态,除了军队方面还在炮火声中厮杀,俄与北约成员国的主要元首和政客们都在寻找出路,最后一不做二不休,直接调转船头,来访中国,想让和平的中国为俄乌战争的媾和起到促进作用。
俄罗斯的态度也出现了明显调整,终于在我们不断点拨的外交辞令中听懂了中方的意思,也终于重新翻开‘日记本’找出了那几句充满奥妙之词——无上限。不结盟、不对抗、不针对三不之中的找到了三个无上限,终于让俄罗斯茅塞顿开。
在乌克兰问题上,中方坚持中立,绝不改变中立立场,给乌克兰的主权充分尊重的同时,也访问了俄罗斯表示愿意‘劝和促谈’,这样笃定的中立原则让俄罗斯终于明白,和平发展的中国是不会加入到这场战争中来的,而在合作无上限的精妙言语中,普京似乎也终于开窍了,公开承认并说出了一句:中俄不是军事同盟。
这句话,意义重大,因为不是同盟胜似同盟的关系,终于被理解了,也终于懂得了其中的高明之处。随后,俄罗斯卫星社报道了一则消息:“中俄正在进行原子能深度合作,俄国家原子能公司会提供中子反应堆相关技术给中方”。
至此,俄乌战争这场仗打得也并不是毫无意义,它彻底改变了俄罗斯对中国的理解,普京的一句话完全可以看出俄罗斯现在对中国是高度信任的,无上限这三个字终于被理解了。
最近这几年美军踏足的轨迹与所有的战略操作,都足以看出美国是在迫使中国与俄罗斯联手,而一旦结盟可能就中了美国之计,中国与俄罗斯只要一结盟,对西威胁欧盟,对东威胁日韩。甚至印度,东南亚都是惴惴不安。
此前是中国明确表示不与俄罗斯结盟,现在是普京一反常态秉持“俄与中国不是军事同盟”的坚决意见。让我们静下心来仔细想,中国战略决策者,是相当高明的。
结伴不结盟,这种高明,普京终于领悟了。